世界名校双教授PBL科研论文项目
World Class Research Seminar
中外双教授模式参考国外博士培养主副两位导师的科学配置,在此基础上升级加码,邀请世界顶尖大学如美国常春藤院校和英国G5院校的在职终身教授来华亲授,辅以同一科学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国内双一流大学在职教授/副教授共同指导学生,强强联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学术生涯发展。
硬实力的细微差异并非决定因素
软实力才是录取的制胜因素!
项目采用采用PBL(Project-Based Learning)项目制学习模式,在传授专业理论和前沿知识的基础上,通过调研和解决现实问题,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、科研能力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产出学术成果。
地点:北京-中国传媒大学;上海-华东师范大学;四川-四川大学
上课方式:采用线上+线下模式(可自由选择)
时间:2025年7月21日-8月3日
班型:至多15人/课题
学科:覆盖文、理、工、商、艺术等各个主流学科方向
教授线下授课时长达 45 课时
1️⃣中外双教授
👍🏻世界顶尖大学的在职终身教授(如美国常青藤&英国G5院校)+国内双一流大学在职教授/副教授,中外双教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。
❌低含金量科研项目:无双导师阵容,且导师量级不确定。
2️⃣小班课
👍🏻2-4人小班课/15人班课形式进行高效课程学习。
❌低含金量科研项目:一个班20+人,上课效率低。
3️⃣独立一作论文
👍🏻英文国际会议论文1V1辅导与发表。
❌低含金量科研项目:多人产出一篇论文,含金量大大降低。
4️⃣导师推荐信含金量高
👍🏻科研项目结束后可获中外方教授高质量私人推荐信(至多10封),非常利于升学申请。
❌低含金量科研项目:班课人数过多,导师推荐信质量低。
阶段 | 具体内容 | 课时 / 安排 |
---|---|---|
科研预热 | 新生培训(赠送) | 2 课时 |
学术先修课 | 20 课时 | |
学术规划课 | 10 课时 | |
论文写作课 | 6 课时 | |
国际视野课 | 10 课时 | |
合计 | 48 课时 | |
科研进行中 - 第一周 | 外方教授预热课 + 中方教授预热课 | 外方 1 课时、中方 2.5 课时 |
助教预习课 + 论文直播课 | 助教 2 课时、论文直播 1 课时 | |
科研进行中 - 第二周 | 外方教授课 + 中方教授课 + 助教课 | 外方 2 课时、中方 2.5 课时、助教 2 课时 |
论文大咖讲堂 + 论文直播课 | 大咖讲堂 2 课时、论文直播 1 课时 | |
科研进行中 - 第三周 - 第六周 | 外方教授课 + 中方教授课 + 助教课 | 外方 2 课时、中方 2.5 课时、助教 2 课时 |
助教答疑(论文辅导课) | 助教答疑 2 课时(共 4 课时) | |
科研进行中 - 第七周 | 外方教授课 + 助教课 + 助教答疑 | 外方 2 课时、助教 2 课时、助教答疑 2 课时 |
科研进行中 - 第八周 | 外方教授项目展示 + 助教项目展示辅导 | 外方 2 课时、助教辅导 2 课时 |
论文辅导 - 第九周 - 第十周(后续服务) | 不限次数论文 1v1 写作 meeting | - |
参会沟通 | - | |
论文修改再审 | - | |
推荐信申请服务 | - | |
投稿排版润色选 | - | |
选会投递录用 | - | |
面试辅导 | - |
课程设置文科,理科,工科,商科,计算机等领域~
更多课程领域及相关内容请扫码二维码进行咨询~
微信号:yufengedu001
胡同学就读于土木工程与结构设计专业,专注于房屋建造领域。在众多课题中,他毅然选择了极具挑战的 《土木工程与结构设计专题:探索摩天大楼和宏伟桥梁背后的工程编年史》。
“桥梁结构在工程领域热度颇高,也是我长久以来兴趣浓厚的方向。我期望借这个项目,提升学术水平,积累实践经验,为投身相关行业筑牢根基。”
胡同学分享道。在项目里,胡同学得到了教授与助教团队的悉心指导。他特别提到:“教授教会了我很多专业知识,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方面,让我受益匪浅。他总是耐心解答我的问题,甚至在课堂上的一些小错误也会不厌其烦地指出来。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深受启发”
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,胡同学逐步掌握了桥梁结构设计的核心技能。他回忆起一段难忘经历:“设计桥梁结构时,遇到材料用量优化难题。在教授指导下,经过反复试验与数据分析,终于找到既能保障结构强度又能节省材料的方案。这一过程让我深切领悟到,科研绝非单纯的理论学习,更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。”
最终录取,也是收获了三所名校的offer~
优选知名院校,选校不再迷茫
真实成功案例,助力留学梦
[ 公 众 号 ]
[ 留学顾问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