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菜单
高考后,如何规划赴美读研?
随着高考分数的放榜,最近有不少高三的同学和家长朋友来咨询本科择校、选专业,对将来申请美国硕博更加有利一些。今天我还接待了一个高二的家长,孩子学的是A-level体系,咨询如果本科选择了英联邦,如何规划美研。(!!大家都准备的越来越早了~)
国内本科的同学,面临的升学选择主要是集中在:
1. 考研
2. 保研
3. 留学(本科转学到国外+读研、出国读研、直博)
海外本科的同学,面临的升学选择主要是集中在:
1. 是否在本国继续读研,或多国混申
2. 读硕士还是直博
无论是升学还是求职就业,以留学为目标进行大学期间的规划,即使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,其实这个路径也是涵盖了很多方面需求的
对于准大一的同学们而言,高考后的暑假其实是一段很好的黄金时间,可以让大家静下心来,思考本科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、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。知心姐姐的建议是,多读书、读好书、多出去走一走、看一看。和父母、老师、学长学姐、朋友多沟通,了解更多的信息,帮助自己判断和决策。
提升能力与思维,才是人生出路。目前的大学生还是以考试为核心,老师讲一套东西,然后老师出题目,你必须按照老师的路径寻找答案,如果你的答案跟老师设想的不一样,他会给你一个低分数。当然大学也有一些专门搞研究的项目,但对于大部分专业的学生来说,依然是你在大学学这几门课,把学分拿到,考试及格,最后发个大学毕业证书,你就算毕业了。这种知识传递的路径是非常固化且非常落后的。你在大学学到的知识给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,这很重要,你作为一个走进社会的学生,如果一定的知识都没有就会很麻烦。但我们在大学学的东西,要么是我们大脑记不住,过几年就忘了,要么是你学到的东西用不到,也忘掉了,所以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应该要锻炼我们收集知识的能力、学习的方法论。
在古代,古人要查一篇东西,需要翻阅所有书,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那本书,所以那时候知识的传递只能靠死记硬背。正因如此,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,不管是苏东坡还是司马光,他们都记忆力超群,他们从四五岁就开始背,把自己背成百科全书。我们今天的信息量是古代的几十万倍,你也可以在看到月亮的时候背一背“床前明月光”、“把酒望明月”,也很好,但从总体知识的角度来说,“背”已经完全不管用了,你得学会用,知识就在那放着,一搜索就出来了。所以现在我比较主张的是,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,将你的知识结构从一个点扩展到一条线,再到一个面。
我们常常说三观: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。其实我们的教育对于三观的确定是不明朗的,这些东西在我看来又简单、又复杂。简单在于他认为我们的世界观就应该培养开放性,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开放的、不断变化的;人生观应该培养积极性,因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敢于探索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;而价值观必须是稳定性,稳定不是封闭、不是固执,而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,必须预置底层统一的价值逻辑,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所以,世界观是开放的、包容的,价值观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,人生观是积极的。如果我们采取了正确面对知识的方法论,我相信各位大学生面向未来就有路径可循了,因为你知道世界永远是不确定的,确定的世界等于一潭死水,一个不变化的世界就是一个黑暗的世界。包括我们认为最黑暗的中世纪,之所以后来产生文艺复兴,就是因为在中世纪那些我们认为的不变中,还是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,人类在不断从愚昧状态走向寻找光明的路径。所以当大家暂时找不到工作,或者世界变化太快,感到迷茫、痛苦甚至抑郁的时候,其实你们忘了,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,只不过面对这样一个世界,你用什么态度来对待,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你不要抱怨这个世界变得太快,而是要抱怨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洞察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寻找到一席之地。
在我们看来,如果有机会能够去探索世界,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,保持专注,是非常美好的事情。万事开头难,只要敢想、敢拼,内心树立自己的主桅杆,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,你都能乘风破浪向前。
优选知名院校,选校不再迷茫
真实成功案例,助力留学梦